close


戰國時期 

印鈕:盤龍鈕


材料:白玉硃砂沁。



印文:“天祿永昌”


尺寸:10x10.1 cm , H12cm


整個組印是用一級和田白玉雕成,部分被朱砂沁色&土沁。
其蓋上雕了九隻活靈活現,生動欲躍的雲龍,加上天然的朱砂沁色,可愛極了。


此印為皇帝事天地鬼神而用。




剛買回來的樣子,全身沾滿了泥土, 也附著銅綠和硃砂, 本想保存珍貴的銅綠及硃砂, 維持它出土時的原貌, 但為了方便隨時把玩,還是忍痛地用水清洗乾淨


和闐白玉 生坑沾有土及硃砂  部份呈雞骨白色


 




清洗乾淨後發現玉質晶瑩剔透,  硃砂沁 加 土沁。




古人在隨葬器物上往往撒硃砂,以防腐。其實硃砂這種礦物質,在氧化過程中腐蝕性是很強的。因爲古人所撒的硃砂量較多,在古玉上形成的沁色較濃重,侵入玉質深處,深沈,暈散,而且出現沁孔、沁坑。


 


現仿硃砂沁,則用電離的方法,紅色雖然暈散,但稀薄,嫩淡,均勻;另一種仿硃砂沁,就是在玉表面局部塗抹,硃砂粉末單擺附擱在玉表上,玉質之內毫無沁色。





 



高古玉因長時間受地熱, 很容易會出現裂縫,但絕大多數都是開裂處自然而乾淨,沒有像仿古玉璽的染色集中滲入在開裂處 / 裂縫。


如果發現裂縫內顏色特別濃厚,就要小心防假,可能是人工作沁色。









北京故宮玉器專家張廣文先生在其最新著作 "明代玉器" 一書提到:


"學者研究, 新疆玉料開採已有五六千年歷史, 最遲在商代新疆玉料就已大量進入內地, 戰國以後新疆玉料便成為玉料主流..."


"璞中之玉有縱橫尺餘無瑕疵者, 帝王取以為璽..."


所以能做成玉璽者, 其質地都是上乘玉質, 如果發現有玉璽是由劣質玉料做成, 就要小心防假。試想想, 堂堂君王怎會用劣質玉料來做代表皇權的玉璽???




後來又給我買到了另外一個玉璽, 只是印文不一樣。



 





資料參考    



印璽的產生年代很難考據,普遍認為它始於春秋戰國之時。印璽的用途、形式各有不同,是經過一個漫長的時期變化、發展而形成的。它最初產生於裝飾作用,用玉石做成,佩戴隨身,沒有一定的定制;後來對美觀的要求越來越高,印璽的花紋、文字也就越來越複雜,個人的姓名、官銜也都成為必須的內容;隨著配飾風氣的增長,印璽成為一種信物,作為一種憑証的出現是到秦代的事了。到秦始皇的年代,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成『璽』,而官民成『印』。古印璽為官印或姓名印,到唐宋開始出現表字、堂號、齋名等內容。漢印的主要目的已經發展為鈴蓋,文字比前代有所改易,古樸典雅,有很高的藝術性。漢代印璽的使用,更加明確了級別定值,如皇太子用金印龜鈕,諸侯王用金印駱鈕,二千石以上官員用銀印龜鈕,六百石以上官員用銅印鼻鈕等等;再如太子將軍稱作『章』,其他人員為『印』等等。六朝開始出現朱白文,產生較大的變化。唐代印章多變化創新,但許多文字偏離了六義,無古法可循。宋代崇尚纖巧,字型、印形開始出現較大的變化,異形閒章出現。元代的一些著名文人力圖複古,多作朱文。明代開始有人較系統的整理、研究古代印璽,一些收藏家把收集到的古印進行拓印刊行,使古代印璽文物的收藏和研究逐步走上正軌。


  印璽的質地,夏、商、周及三代以前均為玉印,與當時的道德觀有聯系。秦漢時期只有天子才能用玉印,所以秦漢以後玉印傳世很少。金銀、銀印在漢代是出現,從文物、藝術鑒賞的角度看,其材質上的貴重還在其次,它只不過是印璽擁有者的身份地位之象徵而已。按照當時的規定,漢代俸祿為二千石的官員,使用銀印龜鈕,而更小的官員只能使用銅質印。古印當中有極少數印章使用寶石、瑪瑙刻成的,於文字藝術無益,只是因為印料貴重罷了。瓷印大約出現于唐宋之間,質地堅硬不易刻制,有點類似玉印的效果。石印在古代未曾出現,宋代才開始有私印出現,傳世極少,宋代石質印章很普遍,易於鐫刻,效果古拙。象牙、犀角都是漢代低級別官員使用的印章料後世的私印也經常使用,但這些骨質材料較粗軟,時間久了字形會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璽迷 - 美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