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朝代:漢朝      印鈕:螭龍鈕  


 


印文:昭帝之璽  , 令


 


玉璽受沁成金紅色


 


漢昭帝劉弗陵,漢武帝幼子,諡號孝昭皇帝,昭帝的母親鈎戈夫人,是漢武帝朝的大美人,被稱為「拳夫人」。據說她懷孕14個月才生下劉弗陵,大臣們都以為堯帝降生,紛紛恭祝武帝。武帝老年得子,更是愛不釋手。武帝臨死前,準備立劉弗陵為太子,但是為了防止「子幼母壯」、外戚專權的事情發生,他藉故處死了鈎弋夫人,然後請得力大將霍去病的異母弟霍光為首輔、金日磾為次輔、上官桀為佐軍以及桑弘羊為理財等四重臣來輔佐劉弗陵。武帝死後,劉弗陵在重臣的擁立下登基繼位,就是漢昭帝。


 


昭帝登基時才8歲,卻聰明伶俐、十分果斷,對匈奴的政策十分得當。面對漢武帝時代的連年征戰、增加徭役,昭帝聽取重臣的建言,減少賦稅,足足減少了3倍,進一步深化了武帝晚年重新施行漢初興民休息的政策。在首輔大臣霍光的主持下,昭帝朝的百姓生活比以前富裕,四夷來朝,使漢朝出現了中興穩定的局面。可惜,前74年四月癸未,昭帝於未央宮暴病而死,這位有望為中興之主、十分有作為的皇帝英年早逝,享年僅21歲,在位13年。


 


六月壬申漢昭帝葬於今天西安市的平陵。


 









“合符”是我國流傳久遠的一項合盟信物制度,在文字發明之前常用於重大政治、行政、慶典、軍事等活動。合符玉璽, 多玉爲材料,製成後一分爲二,供持有者雙方相互印證,也就是“合符”。




漢代的玉符,合面上的榫子,一邊是凸字,另一邊是凹字;要凹凸坎合得天衣無縫,才可配襯成為憑證。符上文字可相同,分別列在兩半玉上。所謂「兩書一扎,同而別之」。不過,亦可把列在器物外邊的字從中間剖開,每片上各存半行字。





合符玉璽是兵符。


玉符本來應是一種信物。玉符上刻文字,剖為左、右兩半。朝廷和外官以符為憑信,半存朝廷,半存於駐守外地的官員處。


如果朝廷有事,便遺使持半符前往;外官用自己的那一半勘合,以驗真偽。主帥和守將也會用符來互傳信息。


兩片玉符要完全符合,才代表是朝廷所發的命令。現今我們所說「符合」,就是源於此。不過,古代的符不一定用玉製,也用銅、金、竹、木作為材料。





這套印璽的玉材不太好, 我將一滴水滴在玉上,水珠在慢慢地散開, 證明它石性比較重, 密度不夠。


老板娘卻硬推薦說這是專門刻來做葬玉的,當然是比較粗糙, 也比不上其他死後才陪葬的玉璽; 但合符的確少見,才免為其難地買下。






諡寶


放在古代帝王陵墓中﹐刻有帝王諡號的璽印。


已發現的帝王諡寶﹐有前蜀王建永陵諡寶﹑明神宗定陵諡寶等。






轉自 http://smq194600.blog.163.com/blog/static/5038765920112974611669/


 


在古玉收藏中,有許多藏友喜歡玉印、玉璽,但很少有人知道古代玉印中有一種門類叫“諡寶”。


 


文獻中對“諡寶”一詞做如下解釋:“諡寶”是仿照帝王在世時所用的璽印而制,即將諡號刻於預製的璽印上,隨葬墓中,表示人死後所得的稱號﹝1. 諡寶是刻有帝王諡號的印璽,諡號是皇帝死後的名號,將諡號鐫刻在帝王生前所用印璽的仿造物上,作爲殉葬之用﹝2﹞。


 


最初僅用於諡號是封建時代人死亡後按其生前事迹評定褒貶而給予的稱號。帝王、國君和大臣,通常叫做“官諡”,自東漢以後,開始有“私諡”,其後,民間使用也較爲普遍。諡號最早始于對夏商兩朝的末代國君桀和紂的貶責。桀的名字是履癸,因其殘暴而被商代開國之君成湯諡以“桀”字,有“兇悍”之意;商紂王的名字是辛,因其殘暴而被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諡以“紂”字,有“殘忍”之意。似此以專用漢字爲已故帝王生前之所爲進行高度概括的做法,當時尚未形成法令。正規的《諡法》則形成於西周,但初期使用尚不正規,如西周先期從文王至懿王8位國君的王號都是其在位期間自稱的。第一位真正有諡號的國君是西周第9位國君周孝王(西元前891-西元前885年在位),其後才逐漸正規起來[3]



根據《諡法》規定,同一王朝的各代帝王諡號不能重復。否則必然指代不清,混爲一談。起初,在西周時期,只有君王、諸侯、權臣死後才有諡號。從春秋晉太子申生起、太子死後也開始有諡。此類稱號,規定嚴格,君王死,由禮官議諡;諸侯死由天子賜諡;重臣死,由朝廷賜諡。


諡號用字,因人因事而異。


對廣施仁義、敢作敢爲的君主,諡號爲“景”(例如晉景公、周景王);


對廣開疆域、征戰南北的君主,諡號爲“桓”(例如齊恒公、宋桓公);


對能“照臨四方”的君主,諡號爲“明”;


對“能紹前業”者,諡號爲“光”;


對能克定福亂者,諡號爲“武”;


對不剛不柔者,諡號爲“和”;


對寬容和平者,諡號爲“安”;


對布綱治紀者,諡號爲“平”;


對恭仁短折者,諡號爲“哀”;


對安民立政者,諡號爲“成”;


對行義悅民者,諡號爲“元”;


對聖善周聞者,諡號爲“宣”;


對聖聞周達者,諡號爲“昭”;


對慈惠愛民者,諡號爲“文”;


對柔質慈民者,諡號爲“惠”;


對功最高者,諡號爲“高”,


對忠正無邪者,諡號爲“質”;


對幼小在位者,諡號爲“沖”;


對聰明睿智者,諡號爲“獻”;


對亂而不損者,諡 號爲“靈”;


對慈和遍服者,諡號爲“順”等等[4]


諡法制度傳至秦朝,曾爲秦始皇所廢。秦始皇認爲給已故君王加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爲大不敬,下令自他起世世相傳,不加諡號。然而到漢代又恢復了諡法制度。


 


另據文獻介紹,加了諡號之後,上古時期要刻在簡牘玉版上或書在絲帛上,成爲玉諡冊,或絲帛諡書。到中古時期才流行刻“諡寶”印,隨葬入墓。考古發掘結果表明,最早的有諡寶的皇帝是唐周武則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至少到宋以後,每位皇帝陵中都埋有諡寶。


 


民間收藏的諡寶實例比文獻記錄的年代早得多。


 


據報道,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陝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臨潼區文化局組成的考古隊從20071月到20081月對唐齊陵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首次發現了諡寶、哀冊等珍貴文物。此次共發掘出土文物2000餘件,其中的哀冊平面爲正方形,邊長80釐米,蓋文爲“奉天皇帝恭應皇后哀冊之文”,計566字,記載了與墓主人有關的事迹。兩件諡寶爲漢白玉製成,均呈正方形,邊長約10釐米,分別奉天□帝之寶”、“恭應皇后之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璽迷 - 美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