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印文 : 趙后之璽


戰國時期


10cm x 10.1cm x 9cm (H)


重量 : 2,131g 


和田白玉


 




玉器在地下埋藏時間久了,玉質中原本疏鬆部分,與周圍的紅色礦物質長時間接觸,受到沁染,而形成紅沁。


 


根據紅沁的呈色不同,古人將之分爲寶石紅、雞血紅、硃砂紅、櫻桃紅、灑金紅、棗皮紅等。


 


真正受紅沁的古玉,往往由表及裏,濃淡深淺變化的層次感極強。





古人在隨葬器物上往往撒硃砂,以防腐。其實硃砂這種礦物質,在氧化過程中腐蝕性是很強的。因爲古人所撒的硃砂量較多,在古玉上形成的沁色較濃重,侵入玉質深處,深沈,暈散,而且出現沁孔。


 



 



沁色鑒定是理解古玉長時間在各種存放環境下與所接觸的器物之間的顔色變化,它所産生的自然質變到色變。所謂“沁”的過程就是由質變到色變的過程,如古玉存放於紅色漆器內,可能産生紅色沁,黑漆則可能産生黑色沁,黃土內埋藏,則可能産生黃褐色沁。浸透全器的叫“滿浸(沁)”,盤玩之後顔色鮮豔,大多沁色顔色會由灰白變紅。









如楊伯達先生的《傳世古玉辨僞綜論》中介紹“自然沁色或浮於玉表,或滲入肌理。其色深淺不等,自然生動,幾無定律可循。而人工僞沁則不同,往往避硬就軟,滲入石性、瑕疵、綹璺等,其瑕疵綹璺處染色特重。沁入綹夾縫的亦較厚”。



如果周邊都有沁,唯綹裂處沒有沁色,則可以說明玉沒有被強酸強鹼人為破壞,仍然具有晶體斷口與裂紋的平滑面、不易受沁之特性。


 


江蘇吳縣張陵山4號墓出土的良渚文化獸面紋玉琮,紅褐色沁斑上有個非常明顯的綹裂紋,自然沁色未見順綹裂向兩端裂紋滲浸。南陽百里溪出土西漢玉劍的局部自然受沁和綹裂共存,同樣未見綹裂處受沁。南陽桐柏縣月河出土的春秋晚期玉圭,圭上端有自然沁色和綹裂處共存的現象,同樣都具有綹裂處明顯不受自然沁染的特徵。原因是自然沁色在裂隙處因裂紋的晶體解理面是平滑的,不易受沁染。


 


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觸部位,就不一定有沁色。




 



趙國


  {嬴姓趙氏} 



















































趙烈侯



趙籍



403-400



趙武公



趙侯



399-387



趙敬侯



趙章



386-375



趙成侯



趙種



374-350



趙肅侯



趙語



349-326



趙武靈王



趙雍



325-299



趙惠文王



趙何



298-266



趙孝成王



趙丹



265-245



趙悼襄王



趙偃



244-236



趙幽繆王



趙遷



235-228



趙代王



趙嘉



227-222



因為只有最後6位是稱"王"而不是稱"侯" / "公", 所以估計此 "趙后之璽" & "趙王之璽"


是公元前325 - 公元前222之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璽迷 - 美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