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自 : http://bbs.sssc.cn/viewthread.php?tid=723005


 


高清圖片細看三個元青花大盤底足胎骨







































 



附加資料 :


元朝時選擇瓷泥採用高嶺瓷土與景德鎮南安一帶瓷石的二元配方,高嶺土的加入保證了元代胎質的潔淨純白。但是對於瓷石的清洗並不十分仔細,胎質中往往含有鐵等金屬雜質,這些雜質所導致的砂眼、刷痕、鐵質斑點等在瓷器斷面的瓷胎上清晰可見,在僅僅施以透明青白釉的罐內部,或者是盤上,都可看到細小的黑色顆粒。


 


現代仿元青花産地在景德鎮,所用瓷土主要爲一般的景德鎮制瓷泥料,有高仿者也會按照當時的瓷土化學成分進行配製,但是在瓷泥淘洗過濾的過程中卻放棄了傳統的過篩、晾制等,而選用速度較快的現代機器,所以胎上的瑕斑不夠自然。20世紀90年代前後,還曾經使用過福建一帶的粗瓷土,但胎質太粗,色澤不盡人意。 


 


胎泥在獲取後,由於混合不均勻或幹濕不一,産生不均勻的收縮,會導致變形,所以需要陳腐,且陳腐需時較長。元代瓷器燒成溫度相對不高,大概是在1250℃左右,所以在瓷片的露胎處,還有器物的底足,往往有潤澤、油膩感。現代高仿品因爲瓷泥的陳腐時間不夠或者是瓷器的燒成溫度較元代高,往往達不到這種效果。


 


元代在用瓷泥進行制坯之前,還要煉泥。主要採用的是踩蓮花墩,即將瓷泥團置於清理出的一塊平地上,由一人赤腳於其上踩,使瓷泥層層展開,形狀有若蓮花。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完全排出瓷泥裏的氣泡,加強其韌度。在現在的仿製中,很少採用這一耗時耗力的傳統方式。  


 


元代瓷器的大件罐、盤主要採用的是印坯工藝(模制),即先用瓷土燒制好種模,然後將大致拉坯制好的器型放於模內,用手按壓於模範上,即印坯,再將分段制好的泥坯粘合在一起。因制坯工藝不夠成熟,往往留有接痕,特別是在梅瓶的介面處,往往並不是簡單的平剖面接合,而是在梅瓶口頸處斜切以擴大結合面,即介面處上部內側和下部外側各留1釐米高的“止口”,以接頭泥粘合,所以接痕往往是在口壁上約1釐米地方。而在高足杯的底部,由於濕胎相接,留有泥團。


 


底足的處理上,常在底足足端外牆斜削一刀,大器足底寬厚,多爲挖足,挖足有深有淺,圈足不甚整齊。大罐、梅瓶底部多有旋痕,並在中心往往呈有乳釘狀突起。現在高仿品一般爲追求量而使用注漿或者拉坯,也有高仿者置模,但種模往往改用石膏,並用燈烤,以便於快速乾燥。印坯時由於受力不同,瓷坯厚度有細微差別,所以在燒造收縮時,器型多數不是非常對稱,大器用手撫之,表面有凹凸不平感。


 


元代的青花原料主要是來自于西亞的蘇麻離青料,呈色豔而沈著,墨色濃重處有色斑,而一般的民窯有時也用發色不好的國產青料。現在的高仿工藝主要仿的是這類進口青料的精品元青花瓷。爲了類比元青花的黑色斑點,普通的做法是在結晶處以墨色重點出黑斑,後來有進步者不僅點出黑斑,而且在胎土上略微剔除一點,再加以青料,從而類比青花黑斑處的下凹現象。所以,在鑒別元青花真假的時候,不能僅憑有下凹的黑斑就斷定是元青花。但是從傳統工藝來看,由於古今所用青花色料畢竟有所不同,元代青花呈色的豔而穩定、黑斑處的自然以及光澤感,仍是目前仿品望塵莫及的。 
   

不同朝代的瓷器留下不同的施釉工藝痕迹。元代青花瓷器的釉層一般比明清時期略厚,白釉地子的閃青程度也較明清爲重,可能是當時施釉較厚和釉料中含鐵量較多的緣故。大件罐、盤等則採用的是元代最常使用的澆釉工藝,即在底部墊兩隻木筷,將器坯放於其上,從兩邊澆上釉汁。而澆釉後爲防止底部粘住砂底,往往會一隻手將器物托起,另一隻手迅速刮除底部粘釉,但因速度快而常留有釉斑,釉斑厚處呈鴨蛋青色。除了玉壺春瓶底部蕩釉較多外,其他器物底足都不上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璽迷 - 美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