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刀 :



 


用砣具製玉,是學者和收藏家都有共識的事, 但用刀刻玉, 則未達成一致的共識。


昆吾刀切玉一說由來已久,漢朝東方朔《海內十洲記.鳳麟洲》:"昔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刀長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劍之所出﹐從流州來。"


《宋史·李公麟傳》:“朝廷得玉璽,下禮官諸儒議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璽用藍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龍蚓鳥魚爲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質堅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絕真,秦李斯所爲不疑,議由是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世謂古玉,皆昆吾刀刻,不儘然也。”


 


但現在還找不出什麽物質是可以任意切割和田玉的,即便是最硬的黑金剛石,也不可能靠手部的動作這樣做。所以學者為昆吾刀切玉一說就爭辯不休。


 


憑文物說話:



 

5mm的玉面已經雕刻了13條遊絲毛雕,每條線距只有0.38mm。


如果是砣工, 那應該是很小, 很簿的砣片, 但如果思考支撐砣片的棍棒因素等等問題, 這些陰刻線都不可能是砣工所刻。


 






本人相信昆吾刀在春秋戰國至漢代是存在的,以上相片的陰刻線精密而一氣呵成,確非砣具來來回回可以刻成。


不過因為昆吾刀十分稀少貴重,無法普及, 所以只有一小部份精美的玉器是用昆吾刀製, 而大部份玉器還是用砣具製。以下網友的意見與本人圴意見非常接近, 所以轉載分享出來:


 


轉自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1d155a0100b3em.html


 


昆吾刀的名稱最早應追溯到周早期。漢朝東方朔<<十洲記.鳳麟洲>>一書記載:“在周穆王時,西方的胡人送給周穆王一把昆吾刀及一隻夜光常滿杯,刀一尺長,切玉如切泥,極鋒利”。可見,所謂昆吾刀是指古代人用來刻玉極鋒利的刀具。究其昆吾刀曾在歷史上岀現過的時期,現有的文獻資料說法不一,有人認爲昆吾刀的岀現是西周至六朝時期。筆者認爲,昆吾刀應在東周以後至漢代比較可靠。特別是在戰國、秦漢這一時期爲常用期,漢以後基本見不到昆吾刀的蹤影。其理由是:



   
 第一,雖然西周早期周穆王得到胡人送的一把昆吾刀,但那個時期要在制玉中普遍使用是不現實的。孫華教授說:“在東周之前,從現在的考古發掘來看,中西文化是隔絕的。中亞和西亞文化深深影響中原地區恰恰是在東周時期。東周時期,由於北方草原民族的形成,由於北方民族的大遷移,通過這些北方遊牧民族作爲仲介,帶來了中亞和西亞的一些技術和文化,技術方面像制蠟、冶鐵術都是從東周時傳入的”。這就充分證實了昆吾刀的岀現與運用是東周以後的事實。



   
 第二,比郭璞<東晉人>早不到一百年的魏文帝曹丕,在<<典論>>裏卻認爲,“能夠切玉如泥的刀根本不可能存在,昆吾刀,只是一個傳說而已”。根據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紀昀認爲,“曹丕這麽講,至少說明漢以後,世上就沒有昆吾刀的實物存在了”。晉人郭璞持不同意見:“當時沒有,不等於古代沒有”。(摘自有關文獻資料)



 
 第三,劉大同在<<古玉辨.昆吾刀之切玉>>中講::“據所見周秦漢古玉,其刀工粗細不一,細者無論矣,粗者莫如漢八刀,而表現刀之快利,切玉如泥者,實千百中不一見。大刀闊斧隨意亂刻,凹凸淺深,刀痕全然布露,使切玉如泥之真象,顯然易見......”。劉大同的論述不難看岀,昆吾刀的使用仍然提到在周(春秋.戰國)秦漢時期。


 


 昆吾刀、“跳刀”、軟玉法三者看起來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實際上他們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昆吾刀比一般鋼刀的鋼火要好些,但也超不過摩氏七度以上的硬度。古人在制玉之前將玉進行了軟處理。以玉質硬度的和田玉和獨山玉爲例,它們的摩氏硬度是六至六點五度。玉經過軟處理後,玉質的硬度可能降低一至二度,甚至更低。那麽相對於昆吾刀的硬度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了一至二度,在實施制玉時是很自如的,切玉如切泥。在軟玉處理時,兩種方法均爲將藥物塗在要刻的玉質部位。這就存在一個問題,若塗藥不均或玉質本身的緻密不同,有可能玉質經軟處理後仍然存在軟硬之分。當刻玉時,昆吾刀走到玉硬的部位,刀會自然跳劃過去,就會形成了漢代的所謂“跳刀”痕。若是當時工匠有意刻成“跳刀”痕的可能性很小。而用軟玉法、昆吾刀制玉不是一般的玉器。必須是用技術嫺熟的工匠,用最佳的玉質<和田玉>刻制最精細的重器。再說,當時的制玉應是手穩、手准、刀工有力、刻線流暢是起碼的工夫,不應岀現“跳刀”痕現象,只有在玉質軟硬不均,不得已而爲之的情況下岀現的“跳刀”痕。


 


  關於軟玉法,在宋代的文物專家李公麟在鑒定秦玉璽時曾提到“蟾肪”兩字。請大家注意,蟾肪與軟玉藥的蟾酥是一回事,而蟾酥只不過是經煉製的油脂,脂肪而已。不妨將李公麟鑒定秦玉璽的一段故事重復一遍更能說明昆吾刀與軟玉法的關係。“在宋代,宋哲宗的時候,有人獻了一枚玉璽,懷疑是秦始皇用和氏璧刻製成的歷代傳國璽。大臣們有的認爲是,有的認爲非,起了激烈的爭執。最後,當時的文物專家李公鱗一錘定音,認爲所得的就是傳國璽。哲宗爲此把年號也改成了“元符”。



<<宋史巻444(列傳第二百二)(文苑)李公麟>>,“紹聖末,朝廷得玉璽,下禮官諸儒議,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璽用藍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龍蚓鳥魚爲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質堅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琱)法中絕,此真秦李斯所爲不疑”。(摘自關文獻資料)以上李公麟的這段論述說明這枚玉璽是秦朝的真品無疑,是秦始皇的傳國璽。而刻的六個龍蚓鳥魚篆體字均是秦朝李斯的真迹。這枚玉璽質地堅硬,非昆吾刀,蟾肪(軟玉法)才能做到。而這種昆吾刀雕,軟玉法在制玉中已經絕了。由此看來,談到昆吾刀就自然聯繫到軟玉法,因此,昆吾刀、“跳刀”、軟玉法三者有著密切的聯繫。




 


 五、昆吾刀刻玉的條件與特


1,從昆吾刀的岀現與運用應是春秋、戰國、秦、漢時期。


  


2,應是制玉技術嫺熟的工匠,在制玉過程中,昆吾刀與軟玉法同時進行。 


 


3,用最佳的玉質(和田玉)材料。因春秋戰國以後,和田玉遂爲主要玉材,玉材大多爲採集籽料。



4,玉器的造型、紋飾應是最精細的重器。



5,紋飾陰線槽底應爲一條線迹通到底,若岀現兩條以上線迹就值得懷疑。



6,陰線槽兩側的壁面應平整光滑,不應岀現凹線痕迹。



7,陽線條的切面有細微的棱角痕,像刀削麵一樣留下的痕迹。



8,“跳刀”與整體走線連接自然流暢並沒有重起刀的痕迹。



9,多數以軟玉法,非昆吾刀刻制的玉器,它與軟玉法與昆吾刀刻制的刀痕,“跳刀”痕有著根本的區別。不要誤認爲凡是有“跳刀”痕的玉器就是軟玉法與昆吾刀刻制的玉器。




   
 用軟玉法與昆吾刀刻制玉器是費時,費工,耗資。正因爲如此,這種重器很稀少,謂之鳳毛麟角。但是少數的王侯貴族的奢侈之風盛行,總有極少量的軟玉法與昆吾刀刻制的玉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璽迷 - 美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